- 登入
- 註冊

付費訂閱是什麼?傳統與現代的模式差在哪?付費訂閱的機制與經濟

你知道什麼是付費訂閱嗎?付費訂閱的機制有什麼好處、怎樣的商品與服務才適合付費訂閱呢?從以前到現代又有哪些演變呢?這篇就來深度剖析「付費訂閱」的機制與經濟。
文章目錄

付費訂閱這個作法其實不是什麼新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有類似的服務,傳統的方式像是訂羊奶、訂報紙雜誌、第四台電視、電話費、房租..等等,只要是「每月固定扣款的機制」,都可以稱作付費訂閱。
台灣首富王永慶:小小米粒大大學問
這邊來說說個故事,已故台灣首富王永慶,又被稱為「經濟之神」、「塑膠大王」,白手起家的將臺灣塑膠集團推到世界化工業的前五十名,締造了一個馳騁國際石化界的傳奇,而他的成功竟是從「米」開始的。
王永慶家境貧困,十五歲那年跑去米店打工,開始學習做生意的本領,並在十六歲時在嘉義老家開了一間米店。剛開始他挨家挨戶的推銷自家的米,逐漸發現這樣不僅很累還十分沒效率,在試過多種方法後終於找到一招解法,以往都是顧客自己到店家買米,而他改成「主動上門送米」。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這種服務,所以算是一大創舉。
而且他不僅到府送米,還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有多少人要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個人的飯量,並推估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時間,時間到了它他就會再上門送米。這其實就跟付費訂閱很類似,在固定的時間訂購相同的產品或服務。
實體產品與資訊產品的付費訂閱模式
到了現在處處都是付費訂閱,妳現在看的這篇文章也是付費訂閱下的產物。 現在就來剖析實體產品與資訊產品如果要做成付費訂閱會有什麼差別呢?
實體產品:消耗性
如果是實體產品就會需要有「消耗性」這個特色,用完了會持續買下一個一樣的東西繼續用的東西,像是食品類的就特別多,米、雞蛋、青菜、羊/牛奶…等等。日常生活所需用品比較會有這樣的特色。
日本有些藥妝產品也有付費訂閱的服務,像是洗面乳,消費者可以直接訂購一年的量,但又不想囤一堆貨在家,所以業者會在合適的時間再寄到消費者家中。圖片來源 / 雪肌精官網
資訊產品:新穎性、連續性、系統性
資訊產品的要素就不太一樣了,這邊一一解釋每個名詞的意思:
- 新穎性:這個產品或服務需要是新興的、不易過時
- 連續性:會讓人想一再重複使用這個產品或服務
- 系統性:這個產品或服務有完善的系統,非常直覺、方便使用
只要有以上這些要素就比較容易做成付費訂閱的模式,我們常用的像是Netflix 、Spotify、KKbox、YouTube、Adobe、健身房會員、線上課程、電子書、遊戲會員、各式付費APP...等等。
付費訂閱經濟:優勢在哪?
「訂閱制」雖然早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但可以發現它是越來越熱門的消費模式,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跟消費者心態的改變有些關係,從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我們要聽音樂可能需要購買CD,或是上網下載免費的檔案再傳送到手機裡。但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傾向花最少的時間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為了省時間消費者願意花錢付費訂閱Spotify、KKbox快速方便地聆聽音樂。
那站在品牌企業的角度上又有什麼好處呢?這邊列舉一些優點:
(1)不必花大錢製作一個消費者不一定喜歡的產品,而是建立動態連結內容提供消費者的模式
比方說以往都是生產唱片CD,一次可能都要生產幾千張,如果賣不出去就非常虧本。但現在有了Spotify、KKbox這類的音樂服務平台,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2)使用訂閱制的企業可以透過目前已知的用戶,更準確地預估下季度的營收
根據所蒐集到的消費者資訊,持續推動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並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打造正向循環的關係。
(3)不需區隔用戶TA,提供不同的產品
像是Netflix就不用針對不同年齡層做產品,它會透過電腦智能追蹤判斷此用戶的喜好,再來推薦合適的影集或電影,對用戶來說也變得十分便利。
健身房 Peloton
號稱「健身界Netflix」的美國健身器材新創公司Peloton,不僅融合科技與媒體,更結合線上直播的健身教學課程,主打「把健身房搬到你家」、「隨時隨地就能上課」,以及「專業教練課帶你進步」等方案。
重點是推出不需要搭配使用設備的數位版會員制度:每個月訂閱線上課程(直播課程、錄影課程),月費39美元(約新台幣1170元)。受到2020疫情影響下,掀起一波「居家健身」的熱潮,進而股價漲幅超過200%,成為全球最大的健身獨角獸。
遊戲平台
在以前玩遊戲可能需要購買光碟或是單機遊戲,現在幾乎都是線上就能玩了,遊戲機台也逐漸往串流方向發展。許多遊戲公司開始提供訂閱制服務,讓玩家能夠獲得更多選項。
遊戲網站The Gamer的調查報告發現,有購買訂閱服務的玩家會比沒購買的玩家投入4倍的時間在平台上、3倍的金錢。此外也讓小型遊戲公司有更多曝光的機會。
- Xbox推出Xbox Game Pass,讓玩家以月費10美元(約新台幣300元),來獲取百種以上遊戲選項
- Sony的PlayStation Now則是以9.99美元(約新台幣299元)月費,或是59.99美元(約新台幣1798元)年費的方式,讓訂閱者取得650種以上的遊戲,目前這個服務訂閱人數已破百萬
- 遊戲公司藝電(EA)則是推出EA Access,讓訂閱用戶早鳥試玩,以及購買遊戲的9折優惠。
- 蘋果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
- Google則有手機遊戲專屬的Google Play Pass(月費5美元,約新台幣149元來玩350種以上遊戲)
現在,你是否對訂閱制度更有概念了呢?相信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未來訂閱制度在產業應用方式,想必不會止步於前,而會有更多創新的訂閱商業應用,為企業與消費者帶來雙贏局面。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