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財商書籍重點導讀-彼得林區 征服股海


彼得林區征服股海
財務書籍選讀,做為財務知識的延伸教材,如果沒有時間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快速擷取重點喔!當然,練習著跟著我們一起閱讀,可以讓你的理財方式與投資技術,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正確的觀念! 🙂
為什麼挑選本書?
彼得林區在1977年至1990年間管理富達麥哲倫基金13年,資產規模從原先的1800萬美元,以平均每年成長75%的驚人速度飆升到14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股票基金。掌管麥哲倫基金上千支股票投資的彼得林區之所以為「傳奇」,也不僅在於基金規模之大、買賣股票之多而已,論起投資績效更是世界第一,平均年報酬率幾達30%。這種近乎魔幻的績效來自平實手法,於《彼得林區征服股海》和《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兩本書中揭露。《彼得林區學以致富》是專門為初學者寫的投資指南,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商業活動及股票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鼓勵人們及早奠定紮實的理財基礎。連續三個月理財書籍跟大家介紹彼得林區的書,從初學到進階都可以從中學習理財投資的觀念與做法,向贏家學習,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本書的基礎架構
本書的章節有21章,與選股戰略一書的差異在選股戰略分為3大部分的架構,而征服股海則是比較多篇幅在敘述當時的個股分析。本書章節如下:
自序
平裝版序言
導言 跳脫窠臼
01聖艾格尼斯學校的奇蹟
02週末的杞人憂天
03基金總覽
04麥哲倫經驗談:早期
05麥哲倫經驗談:中期
06麥哲倫經驗談:晚期
07藝術、科學及採訪
08逛街找股票
09從利空挖寶
10超級剪理髮記
11沙漠之花
12初探儲貸類股
13再論儲貸類股
14兩合公司的責任有限股權
15景氣循環類股
16虎落平陽的核電廠
17山姆叔叔大特賣
18房利美大事記
19寶藏就在自家後院
20餐飲類股
21半年定期檢查
金科玉律25條
卷末瑣語
第1章讓讀者明白,業餘投資者可以超越專業經理人,連國中生都可以有不錯的績效。第2章說明投資人常常會自己嚇自己,如果不被嚇到,一直保持高持股比例或是不間斷定期定額投入,績效會非常優異。第3章介紹基金。第4~6章是彼得林區分享在麥哲倫操盤的經驗。第7章說明選股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科學。彼得林區認為選股要三合一,也就是科學+藝術+親自調查。第8~20章說明彼得林區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過程,這需要投資人細細品味才能領略其中的智慧,因為這過程就是第7章所提的藝術、科學及採訪。第21章說明投資組合完成後仍需定期檢查,書中是假定半年。
閱讀完這本書,我希望妳們能學會的是?
若想明天比今天更富有,就應該投資股票,把大部分財產投入股市。傳奇的股票大師彼得.林區,累積十多年投資經驗告訴投資人:投資股票才是長期贏家;散戶比股票專家更能發揮本身優勢。
投資成功的關鍵是:重心要擺在公司,而不是股票。選股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科學的,彼得林區的選股方法是三合一,20年來一以貫之,就是藝術直覺及科學研究,再加上親自調查。對於不熟悉的產業或企業,勝算通常不高,不要投資。作股票要下功夫,不下功夫研究,跟玩牌卻不看牌一樣瞎子摸象。單支股票不要超過30%,放空部位不要超過總部位的3成,只要發現更好的投資機會,就換股操作。
快速導讀書中看點
業餘投資者可以超越專業經理人,連國中生都可以有不錯的績效。而投資人常常會自己嚇自己,如果不被嚇到,一直保持高持股比例或是不間斷的定期定額投入,績效則會十分優異。
若想明天比今天富有,就把大部分的財產投入股市。也許我們會碰上空頭市場,時間持續2~3年,甚至5年,股票就變得讓人避之唯恐不及,20世紀從開始到現在,經歷多少次空頭市場和景氣衰退,但投資股票或股票共同基金的報酬,終究遠遠超過債券、定存單以及貨幣市場基金。
選股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科學。精於算計的人,終日研究資產負債表,還是可能會失敗。若光靠資產負債表就能未卜先知,數學家和會計師早就賺翻了。但把選股當成藝術還是不夠,這裡說的藝術,是指直覺、感性,也就是較富藝術傾向的右腦區,不過如果只靠直覺、第六感,那也不是好方法。
彼得林區則認為要三合一,也就是科學+藝術+採訪調查。
本書也說明彼得林區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過程,這需要投資人細細品味才能領略其中的智慧,因為這過程就是藝術、科學及採訪。如何挑出候選股清單是科學,可以透過簡單的計量分析過程完成。再從候選清單中採訪調查公司的背景,透過財報、相關新聞、產業、公司歷史….等,最後決定買哪些股票,什麼價位買,什麼時候賣。
當股市下跌,賣掉保守股,轉進成長股及景氣股;股市上漲時,成長股與景氣股就獲利了結,加碼保守股;抓對時機獲利了結很重要,手上一定要保留現金,在大崩盤加碼,如果暫時找不到好公司,就把錢放銀行,等發現再說。賣股票,是因為公司基本面有問題。沒人知道利率、景氣、股市未來會怎樣,不如把精力放在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要確認本益比不要超過獲利成長率。成長但本益比較高的股票,終究會勝過成長緩慢但本益比較低的股票。
景氣循環股在景氣好時,EPS特別高,本益比特別低,這時買進就死定了,
投資景氣循環股不容易,要能抓住該產業的景氣脈動(如:銅、鋼鐵、鋁、汽車),要多查找資料與向該產業專家請教。對於潛力股,一向用「此時此地」的眼光來看待,盡量不受過去歷史影響左右。
半年定期檢查
投資組合完成後仍需定期檢查,書中是假定半年。
檢查重點會在兩個問題上:(1)和盈餘水準相比,股價是否過高?(2)有何新發展能刺激盈餘成長?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有三種作法:(1)情勢大好,也許還會再加碼。(2)爛透了,必須減碼出清。(3)沒什麼變化,可以持股續抱或換股操作。
金科玉律25條,可以提醒自己在選股時要注意這些事。(摘自彼得林區征服股海)
1.投資既有趣又刺激,但若不下苦工,就可能有危險。
2.華爾街專家的意見、看法,絕不能帶給散戶任何優勢。閣下的投資利器就在你自己身上,投資你瞭解的產業及企業,才能發揮自身優勢。
3.過去三十年來,股市漸為專業人士和法人把持。大家都以為強敵環伺下,單幹戶相對不利。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散戶反而容易在夾縫中找到自己的天地。勇敢地邁開步伐,你也可以擊敗大盤。
4.股票只是表象,上市公司才是實質。閣下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企業狀況。
5.在短期內,或許幾個月,或許幾年的時間內,上市公司經營得很成功,股價不一定就會有所反應。但長期而言,企業成功與否,跟股價會不會漲,絕對是百分之百有關。而利多不漲,正是賺錢的好機會。要買好公司的股票,還要有耐心。
6.買股票時,要知道因何而買。光說:「這股票一定會漲!」是不夠的。
7.不熟悉的產業或企業,勝算通常不高。
8.買股票跟養孩子差不多,別生太多讓自己手忙腳亂。業餘投資人大概有時間研究8家到12家上市公司,注意買賣良機。但持股不必超過五支以上。
9.如果找不到好公司的股票,儘管把錢擺在銀行,等發現再說。
10.不了解其財務狀況之前,不貿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資產負債結構不佳的公司,就是會虧大錢的股票。在閣下拿血汗錢去冒險之前,先仔細檢查資產負債表,看他的信用狀況有沒有問題。
11.不要一窩蜂搶買熱門產業的熱門股。低迷、停滯產業中的好公司,通常就是寶。
12.小公司要真正開始賺錢後,才去投資。
13.投資夕陽產業,一定要找耐力夠的公司。不過也要等整個產業有復甦跡象才行。試問蒼蠅拍和真空管產業而今安在?
14.如果用1000元買股,頂多就是把1000元虧光。但若有耐心,就可能賺1萬元,甚至5萬元。一般投資人大可緊抱幾支好股票,基金經理人是不得不分散呀!同時操作太多股票,很可能忙中出錯。一生只要能掌握幾支好股票,就夠你吃喝不盡了。
15.在各個產業、各個區域內,一定還有投資專家還沒發現的寶貝,靜靜等待散戶發掘。
16.空頭市場跟冬天寒流一樣正常。如果閣下預作防備,是傷不了人的。股市重挫,大夥驚慌殺出,正是撿便宜的大好機會。
17.想賺股票的錢,誰都有辦法,但膽量可不是人人都有。若閣下很容易在驚慌中殺出,請遠離股市,連股票基金都別碰。
18.世界上總有些事令人擔心,但別讓週末恐懼症把你嚇倒,也不要管報上那些聳人聽聞的預測。賣股票,是因為該公司基本面有問題,而不是天快塌了。
19.天曉得利率、經濟景氣或股市未來會怎樣,不如把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仔細研究閣下投資的企業最近狀況如何。
20.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研究十家企業,總會發現其中有一家,會比預期還好。若研究50家,可能就會挖到五家。股市中永遠有驚喜,能找到專家忽略的股票。
21.做股票但不下工夫研究,就跟玩牌卻不看牌一樣。
22.股票和選擇權不同。操作選擇權,是跟時間賽跑。但若看中好股票,時間就站在你這邊,慢慢跟他磨。或許你錯過沃爾瑪百貨的第一個五年,但第二個五年,它還是很棒的股票。
23.閣下若有膽量做股票,但沒空也不想自行研究,可以去投資共同基金。這時候分散資金頗有必要,不過買進六家相同類型的基金可,不算分散。而是分別投資成長類股、價值型、小型股、大型股等不同種類的共同基金。越常進出股票共同基金,資本利得稅負愈重。所以只要找到一家或數家表現不錯的共同基金,就別再胡思亂想了,好好盯著就行。
24.全球主要股市,過去十年的總投資報酬率,美國只排到第八名。閣下可以挑選績效不錯的海外基金,撥點錢投資經濟快速成長的地區。
25.長期來看,精挑細選的股票或基金,一定比債券或貨幣市場基金好。但若閉著眼睛亂買股票,可不比把錢藏在床底下高明。
這本書對初學者來說可能過於艱澀,可能對於已經有初步投資邏輯跟概念的投資人會比較有幫助。如果還在建立基本知識、實戰經驗不豐富、還沒有自己的投資風格的初學投資人,可先閱讀上一本選股戰略,等較有投資經驗過一段時間後再閱讀這本書會較能吸收與了解彼得林區所表達的概念。若還是覺得投資很麻煩,最簡單不費力的投資法,還是指數型投資囉。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