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財商書籍重點導讀-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

Image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

財務書籍選讀,做為財務知識的延伸教材,如果沒有時間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快速擷取重點喔!當然,練習著跟著我們一起閱讀,可以讓你的理財方式與投資技術,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正確的觀念! 🙂

為什麼挑選本書?

「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我們總認為只要完成學業了,接下來的職場生活就搞定了。
我們總認為只要工作穩定了,接下來的生活也不用太操心了。
我們也經常以為只要結婚了,人生的大事就完成了。
我們更以為只要生了小孩,就能對家人有所交代了。
我們只要財富自由,生活就會美滿了。

你是不是將就自己過著差不多、還可以的人生,領著還可以的薪水、住在差不多的小窩,日復一日,好像有點空虛,但有沒幹勁去做那個內心深處喜愛的事?

停止你的差不多人生!相信「我可以、我值得」,別用賺大錢來逃避生命中的匱乏

本書作者佐依是Pocast「佐編茶水間」與「理想生活設計」的創辦人,這本書獻給曾經迷惘或正在迷惘的你,希望用熱情、興趣能轉變成可行事業的你,將自己的熱情投資在個人成長上,打造出個品牌,建立獲利模式與屬於自己的事業。

也著重在經營「個人品牌」的方法與心法,用經營品牌的方式,來經營你自己,創造一個不在菜單上的選擇。

很多人會說:「興趣如果變成了職業,就不再是興趣了。」

作者否定這樣的說法,他認為用熱愛的事情賺錢是可行的,但要如何從我們身上一堆的興趣中區分哪些是單純「消遣」,哪些是「有機會開發成專業?」

答案藏在「自主學習」,如果你不是真的對一件事感興趣,是不會走到自學這個階段的,因為學習本身就是種挑戰,也可能是你的熱情所在。

例如大家都愛吃美食,可是通常是吃完就算了,如果你發現你不僅愛吃,還會花時間搜集各種參加,觀察評論家怎麼寫文章、研究食物的歷史,表示你已經進到「投入」的階段。

作者以設計思考的原型來講解核心與意義的挖掘,並用其脈絡帶你去了解如何找到你的核心價值、盤點個人資源與技能、找到市場需求、驗證市場需求,設計出可以提升個人身價或創造價值的方式

算是一本好喝的雞湯書,但也有知識點,推薦大家迷惘時能拿起來翻一番療癒一下。

本書的基礎架構

前言:你什麼時候才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Chapter 1:找到自己的熱情

1-1 告別二選一的貧窮思維

1-2 嬰兒抓周:自己的周自己抓

1-3 培養熱情就是在為你的人生加薪

1-4 將成長思維變成你的「預設值」

Chapter 2:為生活與工作賦予意義

2-1 將生活風格對齊你的核心價值

2-2 擁有興趣但都不專精怎麼辦?

2-3 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意義?

Chapter 3:拉近專業與熱情的差距

3-1 業餘、副業、專業的差別

3-2 開始提供價值,為你的工作加薪

3-3 學會失敗,你就會越來越成功

Chapter 4:讓市場看見你的價值,開始變現

4-1 主動出擊是提早變現的關鍵

4-2 如何創建你的第一套MVP?

4-3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進步

4-4 突破最小可行產品的障礙

Chapter 5:如何讓變現不只是曇花一現?

5-1 打造穩定現金流的五大要素

5-2 三種帶來穩定金流的變現形式

5-3 愛上推銷,你才能持續獲利

Chapter 6:做好個人成長,讓事業持續成長

6-1 活得越好,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6-2 如何維持生活與工作的動力?

6-3 什麼時候該繼續?什麼時候該放棄?

Chapter 7:生活也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

7-1 忠於自我的同時也要記得利他

7-2 打造理想生活的3個好習慣

7-3 尊重你的夢想,為你的選擇負責

閱讀完這本書,我希望妳們能學會的是?

想要興趣變成錢,但我的興趣都不專精怎麼辦?

興趣為什麼要有用?一定要幫你賺錢?我們常陷入功利主義與填鴨式教育的茶毒,興趣本來就是個放鬆消遣。想想我們花了多少年的累積出社會,才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你有為興趣付出那麼多時間栽培嗎?

為什麼別人要付錢給你 你的熱情是否能帶來這些價值

1.滿足生理需求

2.滿足心理需求

3.能夠省錢、省時、省力

4.自己辦不到的事

5.具有代表或象徵意義

業餘、副業、專業的差別

從業餘都副業是可以靠看書、自學來建立一定的基礎

副業想走到專業需要的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必須具備明確目標

刻意練習必須是專注的

刻意練習必須要能獲得反饋

刻意練習必須不斷跨出舒適圈

如何維持生活與工作的動力?

當我們從有個念頭到真正開始行動是有一段差距的,如果沒有個引爆點就很難刺激我們去改變,通常這個助燃火苗分成兩種:

(1)我搞定了

當你達成某些目標,搞定某些事情後,你自然會開始有想改變做點什麼的念頭,例如獲得升遷加薪開始計劃買房、環遊世界。

(2)我受不了了

人會展開行動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再也受不了」某些事,例如受不了父母的壓迫搬出去住、受不了同事的無能而換工作。

但根據研究顯示「追求成長」為目標能有更久的續航力、耐心與毅力。

每週2篇投資理財乾貨,翻轉你的財富思維

每週一、四搶先看最新專欄文章

    文末cta線上課程圖片 1
    聰明財務規劃法 創造幸福感生活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跟著我一起,透過理財實踐人生的豐盛!我將逐步帶你打造年度財務規劃。摒除你投資理財上的資訊焦慮,透過釐清金錢價值觀、整理收支現況、規劃未來夢想,真正帶你理解「為什麼」要理財及如何「有效理財」!
    超過 6400 人學習,前往觀看學員課後心得
    文末 Cta 書籍圖片 2
    用錢賺錢 打造財富自由人生

    小資如何打造被動收入 理財書籍

    我擁有 14 種被動收入,29 歲財富自由。我將透過這兩本書,教小資族/上班族如何打造自己的被動收入,用錢賺錢,建立投資觀念與完整的資產配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