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傳統產業如何面臨數位時代的轉型?傳統貿易vs國際直購?通路分銷vs聯盟行銷?
這次想要跟大家聊聊市場的變遷,為我們產生的危機與轉機;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問題與機會,如果我們總是活在抱怨問題的階段,那麼我們可能會很自然地忽略了背後的機會;所有的生意都來自於抱怨,每個抱怨後面都埋藏著一個意願。
文章目錄
傳統產業如何面臨數位時代的轉型?
在接觸許多傳統產業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企業主感受到焦慮的,莫過於數位時代的變遷,造成了最初的競爭優勢開始消失,造成了最初的市場開始被吞食,於是,我收到許多來自於傳統中小企業主的詢問,如何讓自己的事業加入網路的時代?
我想,身為一個網路時代原生的世代,對我們來說,網路的存在太過自然。
我想,就像是過去習慣在報紙上看新聞,我們習慣在網站上;過去習慣使用電視台看節目,我們開始在Youtube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節目;過去進電影院看電影,我們打開MOD或Netflix,直接開啟自己想看的電影。
是的,我想面對數位時代的轉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放下對未知的恐懼,並且開始練習用譬喻法,看看這些網路媒介的演化,是不是和過去的那些經驗相同?哪些經驗相似?哪些經驗不同?
網路世代的商業模式思維
網路世代創業思維的最大差異,我想莫過於,對於商業模式上本質的改變。
例如,我們以前想要販賣服飾,我們可能會選擇先找間店面,
然後,開始進貨,並且雇用員工,然後開始販售衣物。
那麼現在呢?
我可能會選擇先進行設計,然後拿樣衣進行拍攝,拍攝後上網開始販賣。
確認市場銷量,如果銷量好,就多雇用人員,如果銷量差,那就下架重新開始。
順序變了,商業模式的結構也就徹底改變。
傳統上:找尋店面→開始進貨→雇用員工→販售衣物→銷量好壞!?
網路上:販售衣物→銷量好→開始進貨→銷量大好→雇用員工
數位時代的不同,在於我們從產品驅動,變成了市場驅動。
光是這樣的轉變,就大幅地降低過往創業初期投入的成本,以及創業失敗的風險;不論是產品庫存與人力成本都大幅的減少。
傳統貿易 vs. 國際直購?
開始在壓縮傳統貿易,我想最明顯的就是國際直購的興起,造成許多產業開始「去中間化」。
過去,我們想要買到歐美品牌的彩妝保養品、皮件服飾等,我們可能只能透過專櫃店面,透過經銷商與代理商,一層一層的送到我們面前,讓我們可以可以享用商品。
現在,可能看上一個英國品牌,直接上到英國該品牌的官網或英國電商,點幾下滑鼠,三天後就從英國直接寄到我家的信箱;價格可能還是台灣店面買到的七八折。
但是,傳統貿易真的式微了嗎?
貿易並沒有完全式微,只是改變了形式,世界的錢可能都是一樣多的,只是再度又資源分配到了不同的產業。
當國際直購崛起,實體店面或許式微,但是,網路店面卻開始一個又一個的風生水起;中小型的貿易公司開始減少,卻讓整合的物流公司一家一家的開始成長;過去層層疊疊的金流系統,連金融機構也開始遭受到去中間化的衝擊,虛擬貨幣出現、第三方支付、電子交易、跨國線上交易出現。
這個世界變得更扁平。
可是,發現了嗎?人們的原始需求,從未改變過。
生意的本質,還是一樣的,就是買與賣,付錢與收錢的需求。
通路分銷 vs. 聯盟行銷?
聊完了國與國的貿易,可能開始透過各大貨運公司清關,變成了點對點的交易。
那麼,傳統的大盤、中盤與小盤、經銷商等,又是怎麼樣的數位化呢?
過去,假設我們是品牌商,並且擁有產品的訂價權。
我們會設計通路分潤制度,提供給大盤與中盤不同的利潤空間。
大家以為網路世界是一個平面?全部的人都四散在一起?
但是假設是20億人,那麼假設我們想要觸及這20億人,可能既浪費成本又多餘。
真正的網路行銷,就跟傳統的通路分銷是一樣的。
群眾還是「叢集式」的聚集著,只是也許分群的不再是地點,而是根據興趣、經歷、年齡、收入等,更加明確的資料。
聯盟行銷,其實就像是通路分銷制度一樣,我們只是開始透過各大網站與內容平台,作為我們分銷的節點,而透過分潤的制度,為我們帶來業績,並且依照業績拆分獎金給下游們。
有沒有發現,似乎還是換湯不換藥的。
通路分銷與聯盟行銷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一個存在傳統產業中,一個是數位時代最常見的方式。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不要相信甚麼機會都在過去的那種鬼話,也不要相信錢都被上一輩賺走的那種謊言,事實的真相是…在每個時代,都會有革命性的劇變,這些劇變將為我們帶來新的機會,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課題,學習了解自己所處的世代,才是最重要的。
20年前,Google 與Facebook可能還默默無名,現在卻成為世界最大的廣告商;10年前,Youtube還是個沒甚麼流量的網站,現在卻在顛覆傳統電視台的眼球吸睛度;過去印光碟片就像是印鈔票一樣的公司,在隨身碟與MP3發明後,就面臨毀滅性的市場劇變;在過去,我們還可能拿著紙本地圖,現在一支手機就搞定了。
在以前,柯達底片曾經是一代傳奇,數位相機的發明就讓它式微,而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強化,也逐漸接著取代大眾對數位相機的需要;但是,需求本身從未改變,人們喜歡紀錄與創作,喜歡將生命用影像的方式留存下來,只是工具不同罷了。
對的,只是工具不同罷了。
我們需要購物、需要物流、需要金流、需要資訊、需要學習,只是工具不同罷了。
但是,只要再重新回到根本「人性的需求」,並且透過新世代的工具,再來滿足這些需求,就能讓我們找到新的創業契機了。
一起加油吧! 🙂
如果你也是正在創業中的小夥伴,也歡迎跟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