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打造你的顧客金字塔!利用N1分析把握每個顧客!

我們在販賣商品或服務時,銷量不如預期是常有的事,也是很令人頭疼的事,畢竟關乎到營業額與淨利,但到底該如何改善才能讓消費者買單呢?這次就來用「顧客金字塔」與「N1分析法」找回你遺失的顧客吧~
文章目錄

顧客金字塔是什麼?
顧客金字塔把顧客分成五大類:
- 忠實顧客
- 一般顧客
- 流失顧客
- 有認知但未購買顧客
- 未認知顧客
根據這五大類型的顧客,我們要做不同的行銷規劃,而在不同層客人上的投資比例也不一樣,根據80/20法則,在長期的營業額上也大致會呈現這樣的狀況,80%的銷售額會在20%的顧客上產生。
各區間的投資成本?
建立自己的顧客金字塔可以調查這三個問題:
- 是否知道個品牌?(認知)
- 過去是否曾經購買?(購買)
- 購買的頻率?(每天、每週、每月、每年)
如果不是實體的商品也沒關係,像是YouTube影片或其他線上服務,就能看顧客的使用率、觀看率判定。剛剛提到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顧客,那是不是針對這些顧客重點行銷就好、其他下面的都不用管?短期來看是如此沒錯,但長遠來說各區間的顧客會動態變化,上層可能跑到下層、下層跑到上層,甚至顧客跑去競爭者、替代品那邊。因此不能只經營單層的顧客,否則長期下來會流失一票人、事業版圖也縮小。

實際操作:各區間投資成本故算
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維持忠實顧客,與增加新顧客,因此必須先瞭解顧客結構,才不會浪費時間與金錢,分散太多心力。先掌握每個區間的顧客樹、年度銷售額、成本、利潤,後才能知道要以哪個顧客區間為目標、什麼時候能達成目標。
★ 相對目標市場母數的比例 | 近一步忠誠化的策略 | 忠誠化的策略 | 對有購買經驗者進行再行銷 | 對有接觸未購買者的再行銷 | 大眾廣告 | 公關 | ★總額 | |
★成本 | A元 | B元 | C元 | D元 | E元 | F元 | ||
忠實 | 1% | (1) | (2) | (4) | ||||
一般 | 3% | |||||||
流失 | 6% | |||||||
有認知但未購買 | 30% | |||||||
未認知 | 60% | (3) | (5) |
這個表格可以大概計算中,每個區間你可以投資多少錢來做行銷,而成本部分會根據忠實與一般顧客帶來的利潤而定。
(1)A元都是忠實顧客,因此全額用上。
(2)E元是大眾廣告,算是所有目標市場,因此把(Ex1%)元投資在忠實顧客上即可。
(3)Ex60% 投資給未認知顧客
(4)對忠實顧客的投資額=A+(Ex1%)+(Fx1%)
(5)對未認知顧客的投資額=(Ex60%)+(Fx60%)
雖然這只是估計的數字,但總比我們隨便砸一筆錢來得安心多了。
N1分析法
意思是好好去了解一個實際顧客(n1),他的習慣、購買行為、購買認知心理,想像他的顧客體驗旅程,從一個真實顧客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做亂槍打鳥的市場調查。
開發商品服務時,我們不在是從想做什麼來做,而是從顧客的角度出發,「開發什麼是客人需要的?」
N1分析法怎麼做?
首先根據剛剛的顧客金字塔,針對不同區間的顧客來進行N1分析。像是忠實顧客可以打聽他們對品牌的認知、購買的契機、目前使用情況、滿意與不滿意之處,對流失顧客探討為什麼流失?試著向未認知顧客介紹品牌。

N1分析跟以往的問卷調茶最大的不同是,N1會分區間來調查,而且調查的每個人都是實際體驗過的客戶,雖然人數不多但比較精實、準確,跟隨便發給1000人的問券調查當然不同,而問券或是實際的訪問中,必須去了解「顧客體驗旅程」,顧客從哪裡知道你的品牌→進入店內→進入店的感覺→購買商品→與店員互動的感覺→買回家用的感覺…,整個完整的流程中藏著各種細節,導致品牌的銷量不同。
顧客金字塔與N1分析法不只是用在實體商品上,在個人品牌上也能應用,希望這次分享對你有幫助:)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