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財富管理策略?從基礎的會計公式開始
記得之前才聊完,如何將企業財務三大報表,應用在自己的理財規劃當中嗎?那麼,詳實地寫下實際的財務狀況,向來只是第一步,就像企業經營一樣,財務報表只是結果、只是管理工具,並不是企業經營的本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透過「個人的財務報表」來為自己的人生提供更好的管理策略呢?
文章目錄
小學簡單數學題看經營策略
在《獲利優先》一書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念,讓我覺得受益良多。
傳統的會計公式:
收入 – 成本 = 利潤
只要移項一下,獲利優先的會計公式是…
收入 – 利潤 = 成本
就只是這麼小小一個換位思考,就讓一切的故事變得不同,讓他幫助各大企業成長並存活,並且提高獲利;所以到底這個公式有甚麼差別?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魔力。
在數學上,這兩個公式完全相等,但是在經營策略上,卻是截然不同。
窮忙人生經營策略
傳統會計公式:收入 – 成本 = 利潤;意思就是當我們賺了錢,選擇把想投入或已經投入的成本扣除後,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利潤;多數時候,我們可能投入過高的成本,抓太少的利潤,導致企業或個人失去成長的動能;於是我們可能會拼命的拉高營收、提高收入,以為可以因此過更好的生活,卻反而陷入窮忙的迴圈之中,越來越辛苦。
套用在個人,收入就是平常的薪資所得,成本就是生活開支,而利潤就是我們留存下來,用來投資自己提升競爭力、累積資產達成目標、創造品質生活的金額;假設一個人年收36萬時,就花掉了大部分的收入,覺得錢永遠不夠花,於是拼命的提高收入,將收入提高到一百萬時,又花掉了大部分的收入,工作卻變得更忙碌;沒辦法有餘裕讓自己成長,或是擁有品質的生活。
在他老的時候,勢必會有一天無法負擔這樣的工作量,卻只能像老鼠賽跑那樣拼命的奔跑,無法停下來休息。
富足人生經營策略
獲利優先公式:收入 – 利潤 = 成本;我們現在移項一下,這個經營策略就截然不同了,當收入進來時,我們選擇先將預期的利潤扣除,再將剩餘的資金作成本的分配與投入;對於企業來說,利潤通常會作為許多用途,包含資產的累積、轉投資新事業體、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培養優秀團隊,甚至盈餘分配收進口袋裡好好的享用;只要保有足夠的利潤,即使營收不高,公司也能穩健發展,甚至會比大企業活得更有安全感。
套用在個人,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其實我們身邊當初跟我們站在同一個高度上的朋友,我們曾經有過相同的背景與條件,可是卻在幾年後財富懸殊,就連蕾咪自己,就曾經聽過我的親生妹妹跟我說:「我們明明生長在同一個家庭、同樣的背景,你的收入卻有我的10倍之多,我們到底差在哪裡?」當我認真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後,我發現,往往就是這些看似微小,卻非常龐大的思維差距,一點一滴地拉開了彼此的財富距離。
好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蕾咪的理財規劃裡面,過去總是只講了做法,很少提到背後的精神面與原理,慶幸的是,許多網友選擇信任蕾咪的做法,直接依照著步驟去執行,也確實收到了成效,並且回饋給我自己的心得。
事實上,我們所分享的理財法當中,本身就隱含著財富增長策略在裡面;像是三信封理財法的投資帳戶與六罐子理財法中的財務自由罐,他們的本質就是企業盈餘再投資的概念,才能讓你的人生有成長的動能,讓主動收入與被動收入都有機會增值。
而儲存緊急備用金的概念,與企業經營裏頭備足周轉金的概念相同,以應不時之需,避免公司產生倒閉或向高利貸借錢;至於儲蓄帳戶與夢想基金的規劃,在企業中,其實就是累積資產的準備,讓企業可以走到下一個階段。
未來,我相信各位都有可能進入到財富翻倍成長的階段,因此都必須慢慢的意會到,這不只是個人的理財規畫概念,更重要的是企業財務管理背後所涵蓋的經營策略,才能讓你們收入能夠即使翻了十倍或百倍,也能夠有效的管理個人資產,而不會感到慌張。
是的,我相信能看到這些文章的你們,都是有心想要讓財富未來能持續增長的人,所以,我真心的期盼裡面,挑選一個順眼的理財法直接去執行,因為,透過當你們確實執行後,我才能繼續教會你們更深一層的財富增長知識,並且在你們學會管理個人財富的同時,不知不覺也能無痛接軌企業財務管理觀念。
練習成為自己人生的企業家
簡單的理財法背後,其實來自於企業財務管理策略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