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做你人生的財務長 ! 如何透過四步驟,進行財務規劃?
現在“時機歹歹”,很多人被放無薪假,或者是被資遣,在這種氛圍底下說真的很難有多正向…但是人生就是如此,每個危機的出現都是一種轉機,端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囉!或許這個時機點,就是個很好的機會,讓你我有多的時間來進修自己,充實自己的知識,省思過去的不足並加以改進。不知道怎麼做?那就好好來看訂閱的文章,讓自己變強變更好囉:)
一個疫情的發生為何讓人這麼的不安?我想除了攸關生死之外,就是因為財務出現了困難…
財務問題一直是人生的一大課題,我們努力地工作著,無非是想讓自己以後可以輕鬆點或是實現夢想。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四步驟,進行財務規劃,好好做自己人生的財務長,努力達到財務自由~
文章目錄
步驟一:了解目前的財務狀況
財務規劃的第一步,不外乎就是先從了解自身的情況開始!
你目前擁有多少財富,或是負債?
接著,計算出自己每月的收入及支出有哪些項目?如果要進行開源或節流時,可以從哪些項目著手調整?
這些看似很基本很簡單的問題,卻是整個財務規劃的核心也是一切的開始!千萬不可小覷唷!
步驟二:建立財務目標
如果問說你需要多少錢才夠?你可能會說很多?但至於那個數字是多少?可能一時半刻你也回答不出來XD
但如果換個方式問:
『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呢?』
這時候你腦中可能就會有一些畫面了,有可能是開著跑車的包租公、在海島國家衝浪耍廢、或是裝扮著美美的貴婦下午茶、抑或是在田野鄉間種種菜等..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都不盡相同,因此所建構出的財務目標也會有所不一樣。
在決定財務目標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哪些是真正重要的?接著再透過日常的財務規劃來完成財務目標,這樣才能在生活中換取能夠充分自己做主的自由:)
步驟三:理財規劃
當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財務目標後,接著就要來規劃如何實現它!
通常在做理財規劃時,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目標是什麼?他會是一個明確的數字或是一項任務。接著,需要知道你預計何時完成它?
這邊介紹一個做計畫蠻好用的方式,稱作SMART。SMART不是聰明的意思,而是五個英文單字的開頭縮寫。當你在設定目標時,可透過這五個單字檢視自己的目標是否能實現:
- S:具體的(Specific)
- M:可量化的(Measurable)
- A:可達成的(Achievable)
- R:現實的(Realistic)
- T:有期限的(Time-related)
假設我們將財務目標依完成時間,分成短、中、長期來規劃,如下:
短期目標:想想未來的 12-18 個月內,自己有哪些需求、期望與考量。也許想要繳清學貸、購置新的電腦,或是提撥更多的存款投入退休基金。
中期目標:未來的 3-5 年內,您希望達成哪些目標?也許您需要支付小孩的學費、買房頭期款,又或是住家需要整修的開銷。
長期目標:長期目標通常反映了更為遠大的需求,多半需時五年以上。可能列入評估的目標包括了如何清償購屋房貸,或是擴大退休基金的規模,實際提升退休生活的水準。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計算每月可自由支配的所得有多少,利用每月的收入減去開銷。這就是每個月能運用於投資的實際金額。雖然每個人的狀況各有不同,但一般來說,明智的做法通常是將薪資淨額的一部分(例如 10%)投資於收益性資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天有不測風雲,我們不能保證每個月都會有收入進來,就像是現在疫情爆發一樣…因此我們身邊也要先準備好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通常以半年六個月來算比較安全。
步驟四:挑選合適的理財方式
當我們已經規劃出在什麼時間之內要達成某個明確的財務目標時,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來找適合的方式來實踐它了!
有一件事,你們要知道:
假使是同樣的目標金額,想達成的年限越短,那麼他所需要的投資報酬率就會越高!
我們也知道投資報酬率往往伴隨著風險,因此必須考慮自身是否能接受!
通常長期投資的合理報酬率假設,可訂在6%~12%之間,超過12%則需要機運,此時風險也會非常的高。
最後
如果想要提早規畫退休後的愜意生活,就要開始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設定好財務目標,及早開始進行財務規劃及資產配置,適時調整分配比例來達到理想的生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