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財商書籍重點導讀-彼得林區 選股戰略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財商書籍選讀,做為財務知識的延伸教材,如果沒有時間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快速擷取重點喔!當然,練習著跟著我們一起閱讀,可以讓你的理財方式與投資技術,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正確的觀念! 🙂
文章目錄
為什麼挑選本書?
這本《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告訴我們不要跟隨法人也不要跟著分析師起舞,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是要對公司做足功課。本書淺顯易懂,作者舉了許多他如何從股海中找出超級安打,飆股的發掘與日常生活的變化息息相關,除了成功案例也提及失敗例子,讓投資人了解股票市場漲跌起伏,並可參考作者所提供的方法來選股,是一本進入投資市場經典必讀的書籍。作者也透過本書告訴大家,投資股市絕不要因為股價波動亂了步調,應定期審視公司報表以及評估公司未來,才能穩健擁抱持股等待獲利。
本書的基礎架構
本書的章節架構非常簡要,主要分為3大部分,PART 1準備投資–投資前的認識和準備,PART 2挑選贏家–如何挑選好的公司,PART 3長期觀點–投資組合的配置和買賣建議。
PART 1 準備投資
01一個選股者的養成
02華爾街的矛盾修辭
03這是賭博嗎?
04通過自我測試
05現在是多頭市場嗎?拜託,別問啦!
PART 2 挑選贏家
06盯緊十壘安打
07我買到了!我買到了!買到了什麼?
08完美的股票,真是一筆好交易!
09我會避開的股票
10盈餘、盈餘、盈餘!
11兩分鐘的推敲
12取得事實資料
13一些著名的數字
14再度檢視公司的題材
15最後的檢查表
PART 3 長期觀點
16設計一份投資組合
17買進和賣出的最佳時機
18十二則關於股價的最愚蠢(和最危險)說法
19選擇權、期貨和放空
20五萬個法國人也會出錯
後記 絕對不要空手!
閱讀完這本書,我希望妳們能學會的是?
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每一個標題就是一個幾頁的小故事。整本書的內容就是美國經濟史+投資基本原則+美國企業案例。從序言到前言其實就一再強調一個重點:投資的重要!
在決定投資之前,要勤加學習與練習,千萬不要拿自己的錢開玩笑,賠錢就是賠掉你的時間,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學會研究選股,愈清楚了解如何進行投資公司,就愈不用依賴旁人意見看法,不輕易盲從,也能評估從別人得知的明牌,而不是變成冥牌。
除了房地產外,股票可能是最佳的投資選擇,股票不像房地產或汽車會老舊要維修保養,但持有一段時間後,還是要檢視自身持股的公司狀況是否依舊維持好的狀態,通常股票的投資報酬率一直超過其他投資(例如公司債、黃金、國債等)。而最基本的,進行投資之前要儲蓄,透過儲蓄而來的本金是一切的根本。不管幾歲開始投資都不算太晚,養成儲蓄和投資的習慣,讓錢為你工作,長期的儲蓄和投資將製造出驚人的成果,即使每次只儲蓄和投資一小筆錢。
快速導讀書中看點
千萬不要把未來12個月裡必須用到的錢拿去買股票或共同基金,如果是個長期投資人,那麼時間就會站在你這邊。只投資你賠得起的錢,這筆如果賠掉,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日常生活不應會有任何影響,才可投資股市。
散戶投資人贏專業投資人的地方有:
1.在做投資的時候, 不會有人來批評你的每季或每半年的績效。
2.你也不必浪費四分之一醒著的時間,拼命向同事/主管解釋為什麼你要買進那些股票。
3.不必被迫持有1400支不同的股票, 也不會有人會叫你把錢分散在100支持股上面。
4.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你的上班地點或住家附近,發掘出一些絕佳的投資機會,領先分析師和基金經理人好幾個月或好幾年。
投資股票公司的成長就是投資人的資產成長,等於是跟公司共同分享繁榮與擴張;而投資債券,不過就是運用閒置資金最簡便方式,就像借錢給某人,最大的期待只是拿回本金,再加上一點利息。
即使是長期持有績優股這樣的穩當的投資方式,還是會有風險,誰也不能保證大公司不會變成小公司或者是消失,沒有萬無一失的績優股,即使挑對股票買績優股,但是買進時機錯誤,隨便亂買,買進價位不好搶高價的話,照樣也會虧大錢會套牢。
人們會在不動產上賺錢,而在股票上賠錢,花幾個月時間挑選房子,但挑選股票卻只花幾分鐘時間。事實上,人們買微波爐所花的時間,都比選股票的時間長。
彼得林區最得意的投資戰略是在日常中活中尋找10倍股。所謂的10十倍股是林區形容飆股的語言,事實上5倍也好,50倍也好,只要是飆股都可統稱為十倍股。
如何找到10倍股,10倍股的基本條件:
1.找到盈餘成長介於20%-50%的公司。
2.評估PEG Ratio(本益成長比),當PEG < 1的公司可以關注。
3.檢視存貨成長率與負債比率。
4.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度過逆風期。
5.避免追逐熱門股。
好公司的十三個特質
1.聽起來很無聊,或者荒唐可笑者更佳。
2.從事無聊的生意。
3.從事讓人搖頭的生意。
4.謠言紛起的股票:涉及有毒廢棄物或黑手黨。
5.因為某些因素而受到壓抑的股票。
6.法人機構未持股,分析師沒追蹤。
7.零成長產業。
8.大家持續購買的東西。
9.擁有利基優勢。
10.內部人士買進自家的股票。
11.企業回購自家的股票。
12.分拆公司。
13.科技的使用者。
1~6強調要注意冷門、不太受到注意的公司與產業,往往是發掘10壘安打(10倍飆股)的候選標的!好股票屬於好公司,而好公司來自極簡單的生意,這類生意的名稱通常是很無聊的,愈無聊愈好。如果公司盈餘還不錯,資產負債表健全,工作內容又乏味,那麼投資人便有充裕的時間以折扣價來買這種股票。等到它流行起來,價格也高出價值,我們就能把它賣給隨波逐流的買者。
常被人忽略的零成長產業,因為競爭不激烈,就不會有競爭激烈的問題存在。因為沒人感興趣,公司就不必成天緊張兮兮的計畫如何保護市佔率,也能持續維持高獲利。而高成長公司,和產業是不是高成長沒有必然關係。甚至越是高成長產業,因為報酬高反而吸引更多的競爭對手,利潤越來越低。與其追尋高成長的產業,還不如追尋有持續利基優勢的公司。
經營階層買回自家股票,某種層面上代表公司內部對自身營運有信心。長期而言,內部人持有自家股票比例高,和股東的利害關係就越一致,那經營階層自然會以追求自己利益一樣,替股東追求最大利益。無論是內部人買進自家股票、高董監持股比例、或是買回庫藏股,這都是經營階層在資金運用合理性的觀察而已。有成功潛力的股票,自己公司的人都樂於把自己的錢投資進去。尋找好的投資標的,最重要仍是競爭優勢和業績的觀察,好的經營階層是加分。就像彼得林區說的任何白痴都能經營的事業,正是完美公司的特徵之ㄧ,也是夢想中的股票。通常除了買回股票外,還有幾種類似方法,比方:(1)提高股息。(2)開發新產品。(3)採取新營運方式。(4)收購其他企業。
從母公司分出來的拆分公司往往成了絕妙投資。由大公司分出來的子公司多半有健全得資產負債表,足以成為成功的獨立個體,且還擁有母公司的資源挹注。
應該避開的股票
1.熱門產業中最熱門的股票
2.避開「多慘化」經營的公司(有機會成為轉機股)
3.小心中間供應商(獲利來源多來自於單一客戶)
4.被稱為「未來的什麼」的股票
5.小心口耳相傳的股票
6.小心名稱花俏的公司(F開頭/KY/DR…,還有改過名字的都要小心)
熱門產業中的最熱門股票:熱門、高成長的產業的確很吸引人,飛快成長的整體產值的確叫人興奮,但人們卻忽略另外一項可怕的事實:競爭廠商數量可能成長的更快!
避開多慘化經營:當一家開始朝不相關領域多角化經營時,要嘛就是錢太多亂花,要不就是本業開始沒落,只好另求生路。無論是上面哪一種,都是拿股東的錢去賭一把,成功當然上天堂,但多數卻是讓股東的資金住了套房。
小心中間供應商:有些公司因為接到知名大廠的訂單,營收突然暴增而成為市場寵兒,但事實上這些公司某種程度上風險很高。其風險來自於:(1)大客戶的議價能力強,往往利用大量訂單來壓低成本,使得供應商多花一倍產能卻只能多賺少許利潤。(2)營收過於集中在單一大客戶,誰知道客戶哪天會不會突然投靠其他廠商,或突然抽單?這種仰人鼻息的公司很少是好的長期投資標的。
六種類型的股票
1.緩慢成長股
2.穩定成長股
3.快速成長股
4.景氣循環股
5.資產股
6.轉機股
緩慢成長股:這些大型/老化公司的成長率,通常還是會比國家的GDP高一點,當一個產業的成長幅度大幅減緩,產業中的個別企業也會跟著失去成長動力,受到市場歡迎的快速成長產業,遲早都會變成緩慢成長產業,另一個緩慢成長股的確定訊號就是公司會固定配發豐厚的股利。
穩定成長股:每年的盈餘成長約在10~12%左右,買賣穩定成長股的方式,一般是等到上漲30~50%就獲利了結,在投資組合中納入幾支穩定成長股,在經濟衰退時期,這類股票可以發揮不錯的防禦作用。
快速成長股:小型/積極的新企業每年成長20~25%,這裡面是10壘安打到40壘安打的密集區,如果是規模不大的投資組合,只要精挑細選納入一兩支這種類型的股票,績效就會相當可觀,快速成長的公司不必然屬於快速成長的企業,要找的快速成長股需要資產負債表健全,而且能創造巨額獲利,訣竅是要推算出這家公司何時會停止成長。
景氣循環股:當經濟走出衰退,景氣循環股也會跟著繁榮,這時股價的上升速度可能會比穩定成長股更快,但當經濟往下走,景氣循環股就會跟著倒楣,時機是投資景氣循環股的最大關鍵。
資產股:現金/房地產/金屬/專利藥品/甚至包括公司的虧損,都可能是資產,例如有線電視特許權的業者願意針對每位用戶支付一筆金額,所以有線電視的用戶就是資產;電信通訊公司坐擁百萬用戶,這也是一大筆資產。
轉機股:好公司發生突發性的問題,要有耐心等待,持續關心消息,並且能客觀判斷。若是企業重整型,擺脫不賺錢的子公司。
想要資產增長速度快一點,投資人應該多選擇快速成長股或是穩定成長股,若要購買景氣循環股要學會判斷景氣循環現在位處於哪一階段,是景氣成長抑或是景氣衰退。
本書注重選股基本概念跟選股的邏輯思考,選股的思考常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盈餘跟預估未來的價值,來推算是否適合進場,並依照股票的種類做分類,提出不同類型的股票應該注意的地方,可嘗試利用生活概念在股市試著用書中所提之方法作來選擇與分析標的,若還是覺得投資很麻煩,最簡單不費力的投資法,還是指數型投資囉。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