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過去自以為對金錢了解的我,曾經月入兩萬多是個月光族,直到後來…
文章目錄
現在,大家對蕾咪都有既定的印象;理財專家、投資達人等等;其實,過去的我,曾經月領過兩萬多,曾經是個月光族!?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第一個月薪水是22,400元!
蕾咪大學畢業以後,體驗了一個月的火車環島行程,因緣際會在新竹找到了工作,當時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後來,拿到人生第一份上班族的薪水,開心地回台東老家包給林媽媽一萬元的紅包。
天真的我,卻在月底的時候,深刻的體會到吃土的感受。
因為,不像過去住在大學旁的宿舍有室友共同均攤房租,工作後,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飲費用、同事聚餐、進修費用、治裝費用等,就足以讓我月光光;大學期間家教的存款,一些借給了別人,剩下的全在之前的環島行程花光光。
當時的直屬主管剛好準備要結婚,在台北舉辦婚宴,並且邀請我前往。偏偏那時候自己的戶頭已經見底,就連吃飯都有點困難,但是已經答應了別人的約定,就不希望自己失約;後來,碰巧在部門小尾牙抽中了一千元,那一千元就像及時雨般,讓我買了新竹台北來回的客運車票,順利搭車從新竹到台北,並且拿出剩下僅存的600元包了一個紅包表示祝福。
當時的自己,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羞愧,因為我很明白,辦在台北市中心飯店的婚宴,平均下來的餐錢一定不少;即使主管事前一直跟我強調,他不在意我有沒有包禮金,只是希望我可以去參加;但是,那次的經驗,還是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沒用。
大學畢業剛出社會一個月,就徹底體會到月光族的難受,讓我開始反省自己的花錢習慣。
我再也不要讓自己再經歷那種「沒有錢」的感受
缺錢的感受,讓我感受到自己的無能,更感受到自己的可憐,而自尊心高的我,一點都不希望自己擁有別人的同情;從那時候開始,我思考著「理財」的重要性,於是瘋狂的尋找各種理財方法來研究。
當時,我以為認真的記帳可以幫助我理財。
但是,每天記帳是一個讓我挫折的理財方法,我很容易沒有記錄幾天,就忘記了,然後也想不起自己把錢花到哪裡去?記帳的過程讓我覺得非常焦慮,也讓我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學理財,沒有理財的天份。
存錢也是,我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存錢法,卻覺得存錢速度好慢。
我嘗試投錢到撲滿,嘗試用大鈔找零法,只要是零錢就丟在某個盒子裡,也嘗試過所謂的52周存錢法,但是過了兩三周後,我又會堅持不下去,聽到365存錢法,覺得好像很容易,好不容易堅持個10幾天,就忘記繼續把錢存起來了。
想把錢花光,應該是人性吧!?
只要看到戶頭還有錢,我就想要把它花掉,想著可以買東買西的,有時候甚至會想著,還是下個月再開始節省就好了?因為總覺得節省開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壓抑住很多自己的購物慾望,慢慢地就無限次將理財計畫往後延期了。
發現「信封理財法」
忘了在哪本書或電視上看到的,有個阿姨拿出幾個信封,示範著她如何利用信封理財法來持家,養大了一家子的兒女;她每個月就固定領出所有錢,依照功能的不同,用信封做分類。
這個方法給了我很大的靈感,或許我可以試試看。
如果認識蕾咪本人,就會知道其實我給人的形象,是個有點迷糊的傻大姐,又路癡又迷糊健忘;所以,要依靠記憶力與紀律的東西,對我來說都很困難挫敗,甚至會讓我感到非常的有壓力。
我的缺點:就是健忘、懶惰、無法記帳、不想節省度日、喜歡把錢花光;可是即使是這樣的我,還是會需要理財的,我再也不想變成月光族,每天擔心下一餐的錢在哪,那種感覺太恐怖了。
用自己的「缺點」來改良它
畢竟身為一個研發工程師,我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打造系統,並且讓一切重複事項盡可能的透過程式來自動化;於是,我開始研究起銀行的各種功能,包含薪轉免手續費、零存整付、整存整付、預約轉帳、定期定額等,那時候想著,有沒有辦法讓理財變成一個全自動化的系統呢?
於是,我記錄下來我想要的理財目標。
1. 記帳,知道自己的錢花去哪裡了?
2. 存錢,每個月有固定的餘額留下來?
3. 花錢,可以花得很爽不用怕透支?
那一年,2008年,是蕾咪開始理財的元年。
我把銀行帳戶代替信封,利用零存整付幫我自動存錢,透過定期定額扣繳基金幫我每月投資,利用自動預約轉帳幫我做好財務的分流,最後,替自己保留下生活費信封(帳戶),讓我可以滿足的享受花光光的樂趣!!!
月薪帳戶
→ 零存整付 自動儲蓄 (每月目標存10,000元)
→ 定期定額 投資本金 (累積投資自己或證券的本金)
→ 預約轉帳 生活開支 (花光光,想買甚麼就買甚麼!)
這也是當初蕾咪最早在PTT的CFP分享,後來在YouTube拍攝影音分享的三信封理財法。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00fx8EGs4g?wmode=opaque
這是個我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理財法,也讓我這十年的收入成長超過十倍以上,希望妳們可以試試看! 🙂
適逢2008年金融海嘯,看著竹科新貴們一個個的失業
不知道該說自己是幸運或不幸,出社會的第一年就剛好遇到了金融海嘯,當時看著許多竹科新貴們,失業的失業、無薪假的無薪假,當時的我在工研院上班,因為屬於半公股的企業,所以自己並沒有因此遇到失業與無薪假。
但是,許多同事的另一半,可能就在竹科的科技公司上班。
於是,看見許多恩愛的夫妻,因為其中一人突然失業,開始為了房貸的壓力爭吵;看見許多父母親,為了害怕失業變得戰戰兢兢,怕斷糧養不起兒女;也看見我鄰居的大姊姊,擔心自己不願意接受共體時艱與無薪假,就得被迫辭職。
這讓我深刻的意識到,如果把薪水當作唯一的收入來源,那可能是這世界上最有風險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