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通膨、升息、戰爭樣樣來!小資族如何在股市中避險?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 2022 年突破7%,創下1982年以來的新高。這表示通膨壓力沉重,聯準會也表示從3月起開始執行升息行動,而投資人要如何因應這些改變,降低自己在股市的損失呢?
文章目錄

為何要避險?
避險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規避風險。
人生中偶爾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意外,妨礙我們前進的道路,例如突然出車禍、疫情、生病、戰爭等等,沒人知道會不會發生、何時發生,這就是風險,因此大家會去花錢買保險,就是擔心以後出什麼意外,而在股市中同樣也有避險的操作方式,在股市震盪中會造成一些損失,為了減輕這些損失,我們先付出一些成本,確保未來發生風險時能降低至最小幅度。
避險的幾種方式?
說到避險,很多人往往是在風險發生時才開始規劃,但這樣可能太遲了,因為你不會等到出車禍受傷了才保意外險吧?因此這幾種方式都希望在一開始就規劃進去你的投資策略中。
資產配置
當股市下跌時,許多資金會從股市流出,流入到其他相對安全的債券市場,像是公債通常會跟股市走勢相反,我們常說資產配置就是希望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但要記得是「提前配置」,不是等到危機發生才開始轉移資產。
- 20~30歲
因為還年輕,就算投資過程失敗虧損,投入本金少加上賺回的速度快,風險承受度會比較高,可以以70%股票與30%債券做為投資組合。
- 30~45歲
這個階段通常是最需要花錢的時期,例如結婚、買車買房、小孩等等,經濟已經穩定並處於衝刺階段,也累積了一些資產,但比起年輕時期風險承受度提高,因此放在股票中的資金比例大約在65%~75%,債券則是25%~35%。

投資策略
雖然每個人都有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但在不同標的或市場趨勢不同的狀況,我們也能採取不一樣的投資策略,因為沒人能保證哪種策略可以一路穩賺。
以加密貨幣為例,如果是穩定幣的以太幣、比特幣、Solona,就可以質押賺取利息,如果是一些炒作小幣則能買近小部位,看準時機迅速賣出。
若是傳統投資股票,因為喜歡長期投資,一開始就挑選穩定並有成長性的公司,並在它價格降低實再買入一些部位 ; 如果是最近趨勢很紅的一些股票,可以採用順勢投資,在它衝到高點時快速賣出。
不過如果你非常保守穩健,採用「定期定額」的策略是風險最低的,缺點就是報酬會低一些,但最近Smart Beta ETF很多,可以稍微拉高一些報酬。
投資標的
最近不只通膨,戰爭也開打了,經濟震盪十分不穩,下面這些投資標的可以幫助你在股市中避險。
能源
全球暖化加劇,「替代能源」在各國顯得越來越重要,像是天然氣多數國家是仰賴俄羅斯與挪威的供給,但歐盟近期表示沒有天然氣照樣能生存,並宣布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加快實施綠色協議、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

這也表示替代能源、再生能源這些綠能相關的能源在未來的重要性。
黃金
每當遇到戰爭、政經情勢動盪、景氣不好時,黃金就會上漲,美國全球投資執行長Frank Holmes表示,黃金具有長期作為準備資產的特殊歷史意義,是其他資產所無法取代的。但是如果想持有黃金只要佔總資產的一小部分即可,因為它算是個悲觀投資工具,如果你大量持有表示你認為景氣都不會變好,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過去兩百年來黃金的漲幅只有3.12 倍,而股票高達103 萬倍。

美金
美金作為全球最強勢貨幣,原本就是有避險的功能,因為美國的國家、經濟、貨幣穩定度都相對高,美金不太可能突然大爆跌或是消失不見。
加密貨幣
如果一個國家發生戰爭,該國的貨幣很有可能跌成壁紙,像最近的烏克蘭人民為了轉移資產,就把錢大量換成加密貨幣,特別是穩定幣USDT、USDC,是加密貨幣世界中的美金,與美金的匯率可長期維持在 1:1 左右,不像比特幣 (BTC) 或以太幣 (ETH) 有較劇烈的波動。

以上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做資產分配時有新的想法,但重點還是回到你對自己投資標的有沒有了解,是否做好長期的投資規劃與風險發生的計畫。

蕾咪的理財課 線上課程
